西航院字﹝2016﹞85号
5163银河手机版关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落实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索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打造若干个创新创业竞赛品牌项目,建成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和孵化基地。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取得若干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形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的良好机制与氛围。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
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领导,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趋势,部署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划,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引导、制度支撑和服务保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健全校院两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作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创新创业综合管理平台,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将学生获得的创新创业学分统一计入学生总学分。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环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按照“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原则,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科研训练等必修课程,开发面向不同行业,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实验等。鼓励支持知名学者、创业导师开设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论课和学科前沿课。自建、引进一批校外优质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编写《创新创业教育》等校内教材。
(四)推动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加大对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资助,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项目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灵活多样、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引导教师关注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鼓励教师把学术发展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实训,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和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对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积极宣传和落实有关鼓励、引导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以创业带就业。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加强创新型实验室建设,努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建成一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综合实践平台。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创业沙龙”“创业咖啡”“创业论坛”等活动,营造创客文化,搭建学生创业交流平台。宣传相关政策和行业信息,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积极搭建项目与企业的对接平台,加大优秀项目推介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投资机构进行项目投资。
(六)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明确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完善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并计入工作量。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人数及实际教学科研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聘请知名学者、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方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的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制定兼职教师标准,建立创新创业兼职导师库。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组织课程轮训,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集中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学科研团队,提高创新创业教学科研水平。适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名师和创新创业教育团队评选。
(七)推进学籍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管理,设置创新创业奖励学分,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将学生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参加各类型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转换为学分,激励学生提升参与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探索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个人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并获得奖励或发明专利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推行休学创新创业保留学籍制。
(八)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联合行业企业,健全创业辅导制度,充分依托学校创新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实验实训中心,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各学院(部)依托专业优势联合行业企业,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训练营。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整合资源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新创业社团、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沙龙,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创立创新创业学术刊物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全校资源,创设多元平台,着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创新创业动力。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机器人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支持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与服务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场地、投资融资、咨询等服务。
(九)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设立创新创业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孵化等。对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鼓励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工作量认可。积极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紧密合作,吸引横向经费,争取相关部门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和资金。逐年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体制机制
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宣传部、招生就业处、各二级学院(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督导和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激励和引导教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十一)强化督导落实
积极引入第三方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二级学院(部)办学水平、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本科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十二)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和报道,加强各类媒体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并给予表彰奖励。邀请成功创业校友和学校知名学者分享实战经验,讲述创业故事,让更多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5163银河手机版
2016年9月22日
抄送:校领导。
|
5163银河手机版党政办公室 2016年9月22日印发
|